当前世界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格局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发生巨大变迁,基于地缘关系而发展并曾引领世界潮流的各类国际合作机制出现了裂变与弥合共存的复杂趋势,而新兴的国际合作机制则在循旧与创新并举之中得以发展完善。为推动和深化对国际关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研究,bwin必赢协同CSSCI期刊《国际展望》编辑部联合主办、国际关系学系承办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合作与大国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1月8-9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外交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济南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及博士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国际关系学系系主任冯存万主持,bwin必赢党委书记梁涛与国际关系学系教授罗志刚致辞。梁涛书记介绍了武汉大学政治学学科与国际关系专业的发展历程,对《国际展望》编辑部与学院联合举办会议、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的积极举措给予高度肯定和赞赏。罗志刚教授对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科的历史渊源、学科定位、办学理念、发展前景做了充分的介绍,并对《国际展望》编辑部与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国际展望》副主编孙震海主持了主旨发言环节。中国政法大学孙承教授的演讲以“日本国家战略调整与中日关系”为题,指出中日应探索建立新型关系、管控分歧、扩大共识,强调经济合作在中日关系中的压舱石作用。武汉大学的关培凤教授以“建国以来中印关系中的首脑外交”为题做了系统阐述,认为中印首脑外交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发挥了把舵定向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未来中印首脑外交也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将趋于机制化和多元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刘新华教授以“中国海外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为题发表演讲,认为海外基地的建设应该坚持共赢、合法、有助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等基本原则,并适当处理好新兴国家海外基地规模与其需求、新兴国家与东道国及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
会议分6个分论坛举行,与会学者分别围绕“百年大变局的多重理论内涵”,“百年大变局的中国方案”、“百年大变局之大国政策调整”,“百年大变局之地缘理论与实践”等议题踊跃发言,就各大议题中的理论前沿及实践新知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对相关主题的研究思路和框架范式进行了交流互动。其中,外交学院凌胜利副教授、武汉大学邢瑞磊副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汤伟副研究员、西安外国语大学姬文刚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邹志强副研究员、浙江万里学院张全义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邓红英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宋秀琚副教授与汪滨副教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张腾军博士等青年学者针对“新中国70年国家安全观演变的逻辑”、“全球机制为何失灵”、“新时代我国地方国际合作新突破”、“21世纪以来波兰的外交政策调整”、“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域外大国因素”、“印巴恐怖主义纷争及印度对策分析”、“日本—北约合作与亚太安全”、“印尼—南太岛国的区域整体性研究”、“当前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逻辑”等主题的研讨,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反响。
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邢瑞磊主持了会议总结环节,《国际展望》编辑部孙震海简要回顾了会议主旨发言及各分论坛研讨情况,认为专业学院与学术期刊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是一种有效举措,能够对国际关系学科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起到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术发展的积极作用。应与会学者的建议,孙震海副主编也从学术期刊编辑的角度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学术研究问题选择、研究设计等事项作出了详细解答。与会学者认可并赞赏bwin必赢、《国际展望》编辑部的协同努力,感谢国际关系学系对本次会议的组织工作与辛勤付出。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闭幕。
另悉,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科自建立以来,已经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拥有一支学历背景及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有长足的发展和较强的影响力。本次会议也是为纪念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科发展20周年所开展的系列活动中的核心环节,其余活动包括平均每月一次的“珞珈国际问题论坛”,邀请美国芝加哥大学米尔斯海默教授于10月26日主讲“珞珈讲坛”,并将于12月举行“国内知名高校外交学类本科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等。